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隶属喀什地区,东邻巴楚,西接疏勒,南连岳普湖,北依天山山脉的柯坪南支,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是“丝绸之路”南道久负盛名的重要商埠,是著名的古代西域重镇之一。
伽师县域面积6715.4平方公里,辖8镇5乡(巴仁镇、铁日木乡、西克尔库勒镇、英买里镇、居仁镇、卧里托格拉克镇、克孜勒博依镇、米夏乡、夏普吐勒镇、和夏阿瓦提镇、克孜勒苏乡、古勒鲁克乡、玉代克力克乡)、325个村(社区),人口46万,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优质粮棉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酸梅之乡”,被誉为瓜果之乡。
伽师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进一步释放脱贫攻坚成果、能源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继续以“两园四区一带一镇”为载体,围绕一产“五大支柱产业”(伽师瓜、伽师新梅、伽师羊、伽师棉花、伽师甜菜)和二产“五大主导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绿色矿业、数字产业、出口制造业)全产业链招商,集群式发展,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农产品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城中胡杨文化旅游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喀什试验站)、2024星级“土特产”培育重点示范区等22个“国字头”荣誉、23个自治区级荣誉。2024年南疆首个涉农领域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户伽师。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64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12.67亿元、同比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56.72亿元、同比增长4.8%。工业增加值6.02亿元、同比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29.8%。固定资产投资56.68亿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3亿元、同比增长16.3%。货物进出口总额3.15亿元,同比增长36.26%。
【历史沿革】
公元前60年,归属西域都护府管辖,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903年,从喀什噶尔道疏勒府分出,设县治。
1938年,将伽师县的阿尔湖、上阿图什等村划给阿图什设置局管辖。
1941年,将伽师县所属的堤埂、岳普湖巴扎、色也克、阿其克、也克先拜巴扎等村划给岳普湖设置局管辖。
1949年,和平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归属喀什地区管辖。
1977年,划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管辖。
1980年,复归喀什地区管辖,为喀什地区所辖县(市)之一。
【矿产资源】
伽师县境内已发现铁、钒、钛、铜、铅、锌等金属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矿等非金属矿种,主要分布在西克尔镇以北喀什噶尔套山南坡地区。
伽师县七彩山地域已探明朱红石、青绿石、玄黑石等9种紫砂原矿,其核心成分与宜兴紫砂高度一致。2024年7月,伽师县建成首条紫砂生产线,烧制出第一批伽师原矿紫砂壶,成功注册“伽师紫砂矿、西域明珠壶”商标。工艺美术师独创“天山雪水淬炼法”“丝路绞胎”等技术,运用“纯原矿、零添加”绿色工艺,融入新疆元素,2024年11月入选‘新疆礼物’,“丝路长城”套组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数字产业】
伽师县产业园立足喀什“一带一路”核心区区位优势及“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布局,引进智算中心项目,推动智算中下游产业聚集,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通、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探索建立智慧交通、智慧供热、智慧水务、智慧旅游、智慧商贸物流,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据支持服务产业发展。
【旅游路线】
北线“一山一湖一峡谷”自然风光探险游:北线S213线至百里七彩山-西克尔湖-伽师大峡谷。
中线“一心一区六园”观光采摘美食游:中线X579线至城中胡杨生态园-美食文化旅游园-城中杏花园-文明实践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森林旅游生态园-甜菜产业园-粤伽新梅产业园-伽师紫砂厂-伽师瓜文化产业园。
南线科克铁提沙漠自驾游:南线S311线-科克铁提沙漠。
【房车营地】
城中胡杨生态园景区
城中杏花园

分享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