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西门塔尔牛就是咱的‘活存折’!”4月13日,在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克亚克勒克村的养殖棚里,合作社负责人图尔荪麦麦提·阿卜拉正带着工人给牛添料。棚圈里百头肉牛毛色锃亮,悠闲嚼着草料,空气中飘着青贮饲料的清香。
谁能想到,三年前图尔荪麦麦提还是镇上的食堂老板。2021年瞅准牛肉市场需求,他拿出积蓄买了30头牛。“科学养殖是关键!”他边检查牛群边念叨,“饲料配比得精准,牛圈卫生得跟自家厨房似的”。靠着这股子钻研劲,他不仅让食堂用上了自产牛肉,还把多余肉牛卖到了周边乡镇,当年就多挣了20万元。
2022年,图尔荪麦麦提的“牛生意”升级了。在村委会支持下,他牵头成立合作社,搞起规模化养殖。“去年卖了135头牛,进账300万!”他算起账来眉飞色舞,“秸秆养牛—牛粪还田—种植饲料”的生态循环模式,让养殖成本降了四成。加上政府给的4万多元饲草料补贴,这买卖越干越带劲。
“合作社能发展起来,多亏了政策托底!”图尔荪麦麦提指着圈舍外的青贮池说,县里不光给补贴,还派技术员上门指导,“去年镇畜牧站就来了10多趟,教防疫、教配种,比自家亲戚还上心”。如今合作社存栏肉牛100多头,他信心满满要扩大到300头。
一牛兴,百业旺。克亚克勒克村乘着合作社的东风,推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夏阿瓦提镇党委副书记西尔艾力·加帕尔介绍,该村盘活空置庭院,帮224户养殖户建起标准化牛圈,还组建技术服务队“随叫随到”。去年克亚克勒克村办了15场养殖培训,连邻村养殖户都跑来取经。
如今,和夏阿瓦提镇已发展成肉牛养殖大镇。5700多养殖户、8万头牲畜存栏量,其中肉牛就有1万多头。“我们要让牛产业‘链’起来!”西尔艾力书记掏出手机展示,“正在对接电商平台,让伽师牛肉走向全国!”
从“牛棚”到“牛市”,伽师县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市场对接三把钥匙,打开乡村振兴“牛”局面。正如养殖户们说的:“家有千斤牛,日子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