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和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伽师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全面依法行政工作,为伽师县交通运输行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机构建设,完善学法制度。我局把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根据领导班子调整情况及时对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组长由党组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局长、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担任。同时,对机关各科室的普法宣传、学法用法、执法检查等普法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各科室切实发挥作用,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形成条块结合、层层负责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
(二)强化组织领导,突出重点抓落实。为提高交通运输局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中心理论组、党员干部“三会一课”、机关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局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用法,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基本法规,同时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将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公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也纳入学习重点。局机关每周五下午举办“法治小讲堂”,形成班子成员带头讲,机关干部都能讲的良好学法、讲法、用法氛围,今年,共开展“法治小讲堂”66人次,其中:班子成员带头讲法治课16人次。同时组织交通系统党员干部开展“干部网络学院”及“国家工作人员网络学法用法和普法考试”等客户端,学习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精神,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对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推行“马上办、一次办”,切实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涉企审批服务效率。利用“道路运政一网通办”手机APP小程序,实行部分业务网上受理、审批的办理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更多事项“疆内通办”,对前来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人员,不会操作小程序,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指导其正确使用小程序。2024年上半年办理网上年审246件;二是严格落实全面取消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明事项。维修、驾校、货运站场由原行政许可已改为备案制,今年以来,许可巡游出租汽车企业1家,新增备案汽车租赁企业1家,办理维修业户备案8家。三是全面梳理本单位权责清单,建立健全并对外公布本单位权责清单,我单位权责清单共有365项,已在新疆政务服务网挂网64项。四是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普遍落实“非禁即入”。对于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并依照清单执行。五是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实现职能部门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六是全面梳理现有涉企现场检查事项,通过取消、整合及运用客、货运“GPS”动态监控系统等手段将实地检查转换为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压减重复或不必要检查事项,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明显减少。今年以来,执法检查企业182家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69条,均为一般隐患,全部已整改完毕。
(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重点领域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情况。一是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案卷的制作,进行交流研讨,对于有疑问的向地区或兄弟县市请教学习,提高执法案卷制作的质量,提高办案程序、办案结果的合法性以及使用法律的准确性。二是及时成立“三项制度”领导小组,并发挥作用,做好执法记录仪的配备、使用,落实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确定审核机构、人员及机制。三是对于各类行政处罚等执法内容,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并根据行政裁量基准及裁量标准执行。全年行政处罚企业5家2.2万元,约谈企业9家(集体约谈2家,个别约谈7家),打击非法营运5件,处罚5万元,处罚营运车辆16辆,处罚金额1.96万元。四是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并做好执法人员的相关档案资料存档;每周开展对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执法质量。五是依据证明事项清理清单,保留证明事项公示、并依据其内容执行。
(五)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情况。加强学习和宣传,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执法大队组织人员在道路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及企业工作人员群体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巡游出租车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组织企业人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集中学习。并开展释法说理等现场讲法的法治讲堂活动,运用典型案例向社会公众开展普法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结合法治建设年,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结合“4.15全国安全教育日”、“6.16安全宣传咨询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行业从业人员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应急救援和安全知识,回答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开展普法宣传20场次,参加普法宣传人员2000余人次;全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8次(场),在客运营运车辆上张贴宣传标语601张,在290辆城市出租和10辆公交车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专项治理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栏29个、举报箱20个、举报电话13部、悬挂横幅85件、发放宣传单2000多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行政执法“乡镇赋权”工作开展情况。梳理赋权事项清单。按照县乡改革工作要求,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在参照其他兄弟县市赋权指导目录清单的基础上,梳理赋权清单2项,各乡镇已认领,并已在喀什地区行政公署网站公示。
(七)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运行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新变化。矛盾纠纷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多样,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争议内容更加多样,督促工作人员及时调整状态,提高处理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增强为民、便民、利民意识,掌握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工作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确保各项制度真正管用。2024年以来我局通过“12328”行业服务监督热线和“12345”网上投诉平台共收到咨询、投诉、举报事项783件,已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结事项783件,办结率100%。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等情况。全面贯彻执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检查行为。严格队伍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执法活动。强化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洁意识教育,坚决防止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二、存在的问题
1.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与新时期执法要求存在差距,执法人员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严重缺乏法律型、技术型人才,与当前交通运输执法的高标准要求还有差距。
2.互联网+政务推广仍有待加强。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技术如何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果还需不断摸索和改进,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仍需加快融合。交通运输互联网技术人员匮乏,因各行业监管模式和方式不一,履职情况也有所不同,“互联网+监管”等平台推进缺乏对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问题。
3.行政执法案卷制作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存在文书的制作内容表述不够规范、准确,描述事实不够全面、具体、详实,案卷整理归档不够规范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开展法制调研。在交通行业内开展法制调研,了解机关各科室、行业各单位执行哪些法律法规,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有哪些问题现有法律法规不能解决,进一步梳理交通运输局行业法律法规,为工作任务落实提供法律法规支撑。
(二)继续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继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充分利用伽师零距离等宣传阵地,进一步创新交通运输法治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切实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普法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努力营造交通运输行业建设法治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良好氛围。
(三)继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继续严格贯彻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按照案卷评查有关要求,对评出的“典型查案”剖析整改,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实行销号管理;
(四)进一步梳理权责清单。对交通运输领域权力事项进行深入研究梳理,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确定权责主体,细化监管措施,制定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执法不越权,不失职,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五)继续落实“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监管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全覆盖,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六)加强培训提升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水平。继续通过执法业务培训、全员参加普法教育培训等方式,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大对乡镇综合执法人员交通运输执法的工作配合和指导。
(七)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工作,探索开展移动执法、非现场执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