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30

19:43

来源:
县统计局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伽师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5-06-30 19:4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战略和“十大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规上工业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升,消费市场活力不断释放,财政收支总体稳定,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社会保障扎实有力,总体呈现“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民生实”的特点。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伽师县地区生产总值115.03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56.72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9.7%、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3%、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贡献率46.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贡献率21.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贡献率31.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754人。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7.09万亩,比上年减少9.09万亩。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含薯类)31.14万吨,比上年减少3.49万吨,减产10.1%。

全年全县棉花产量19.23万吨,比上年增产14.5%。油料产量708吨,减产81.1%。甜菜产量115.43万吨,增产189.9%。

表1:2024年特色林果产量表

指标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特色林果 383208.96 49.30%
园林水果 383077.31 49.30%
苹果 3783.97 0.50%
1939.31 0.20%
3543.4 0.90%
葡萄 2493.47 0.50%
樱桃 0.86 4.90%
红枣 5603.64 1.10%
4908.6 0.80%
新梅 330565.5 46.80%
杏李 20838.39 100%
石榴 9093.18 1.10%
蓝莓 158 100%
坚果 131.65 6%
核桃 131.54 6%
巴旦木 0.09 23%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2.1732万吨,比上年增长1.2%。禽蛋产量0.52万吨,增长17.7%。牛奶产量1.83万吨,下降37.8%。

年末猪牛羊存栏85.23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5.4%。猪牛羊出栏82.33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6%。

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0.0227万吨,比上年增长5.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02亿元、同比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29.8%。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1.7%,私营企业增长15.6%。分规模看,中型企业增长45.9%,小微企业增长26.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5%,制造业增长1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14个行业呈现“八增六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同比增长515.4%、39.1%、33.6%、42%、99%、12.3%、15%、16.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同比下降21.2%、17.7%、5%、34.1%、5.6%、0.5%。

表2: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行业对比

行业名称 增加值(万元) 拉动率 贡献率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5064.71 515.40% 15.90% 14.50% 50.40%
农副食品加工业 6859.03 33.60% 6.20% 19.60% 23.3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3749.05 99% 7.10% 10.70% 22%
纺织业 748.8 39.10% 0.80% 2.10% 2.4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277.99 -0.50% -0.10% 12.20% 0.5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895.39 -5.60% -0.20% 2.60% -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127.25 12.30% 0.50% 3.20% 1.5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80.2 42% 0.60% 1.40% 1.30%
通用设备制造业 329.56 -34.10% -0.60% 0.90% -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30.13 16.80% 1.70% 9.20% 6.10%
纺织服装、服饰业 894.59 -5% -0.20% 2.60% -0.60%
非金属制品业 2674.93 -17.70% -2.20% 7.60% -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190.05 -21.20% -1.20% 3.40% -3.70%
有色金属矿采选 3517.28 15% 1.60% 10% 7.8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涉及15个类别呈现“九增六降”,饮料,成品糖,棉纱,塑料制品,硫酸(折100%),铜金属含量,精炼铜(电解铜),鲜、冷藏肉,自来水生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52.1%、78.2%、34.9%、33.3%、23.8%、20.9%、13.8%、7.6%、1.3%;家用电热取暖器具,低压开关板,电力电缆,商品混凝土,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小麦粉分别同比下降24.8%、25.5%、26.5%、27.4%、30.4%、83.5%。

表3: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铜金属含量 2058.21 20.90%
小麦粉 325.08 -83.50%
成品糖 32970.7 78.20%
鲜、冷藏肉 414.22 7.60%
饮料 9298.62 152.10%
棉纱 4707.52 34.90%
硫酸(折100%) 19002 23.80%
塑料制品 9230.23 33.30%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400766.88 -27.40%
精炼铜(电解铜) 5241.38 13.80%
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 192 -30.40%
低压开关板 84268 -25.50%
电力电缆 千米 4327.42 -26.50%
家用电热取暖器具 125535 -24.80%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2225.51 1.3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疆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56.72亿元,同比增长4.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1.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14.4%、14.3%、13.4%、7.8%、6.8%、5.3%,金融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同比下降0.4%、4.5%、10.4%。

表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重、贡献率

指标 增加值(亿元) 增速 占服务业比重 贡献率 拉动率
服务业 56.72 4.80%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2.88 14.40% 5.10% 13.70% 0.7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42 14.30% 7.80% 16.30% 0.80%
住宿和餐饮业 1.09 13.40% 1.90% 4.70% 0.20%
房地产业 2.06 7.80% 3.60% 5.80% 0.30%
营利性服务业 5.02 6.80% 8.90% 12.60% 0.60%
非营利性服务业 34.11 5.30% 60.10% 68.90% 3.30%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0 0.00% 0.00% 0.00% 0.00%
金融业 2 -0.40% 3.50% -0.30% 0.00%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03 -4.50% 0.10% -0.10% 0.00%
批发和零售业 5.11 -10.40% 9.00% -21.80% -1.00%

五、固定资产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6.68亿元、同比增长12%。社会投资累计完成18.94亿元,同比增长257%,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个百分点;政府投资累计完成37.74亿元,同比下降16.7%。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6.63亿元,同比增长73.67%,占第三产业完成投资的22.7%。商品房销售面积9.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商品房销售额3.98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销售面积、销售额双增长。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3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1亿元、同比增长2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为2.65亿元,同比增长23.2%,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9%;餐饮收入为0.36亿元,同比增长6.5%,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1%。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6.26%。货物进出口顺差3.12亿元,比上年增加0.81亿元。

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51.9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一产项目2个、1.5亿元;二产项目23个、42.24亿元;三产项目9个、8.16亿元。二产工业项目占比为81%,达四成以上。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1%,同比增收9849万元,增长18.12%。

年末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25亿元、同比下降5.9%;各项贷款余额91.31亿元、同比增长11.6%;存贷比为100.1%。

全年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支付0.74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33元、同比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9元、同比增长9.3%。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参保32.93万人次。

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75%,医保基金余额3173万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争取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个,其中:自治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科技行动项目1个,自治区“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4个,喀什地区科技计划项目3个。

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4所,普通初中11所,普通小学157所,幼儿园221所。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5%,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98.3%。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农村电影放映4400场次。制作各类专题片73部,共有图书18.314万册。

全县接待游客42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35%。游客总花费6.86亿元,比上年增长86.36%。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98个,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0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31张。

十二、资源、环境

全县国土总面积6528.49平方公里(包括伽师总场),建设用地20218.66公顷,森林资源面积71072.8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45.33公顷。

全年用水量14363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15%。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粮食播种面积、小麦播种面积、玉米播种面积,全年粮食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全年猪牛羊存栏量、全年猪牛羊出栏量、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奶产量,禽蛋产量为国家统计局喀什调查队反馈数据。

3.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总值及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员数与自然减员人数之差。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由于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调查范围变动、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6.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是指辖区内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包括没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及所属产业活动单位。建筑业企业资质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的资质管理办法。

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是指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和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以及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8.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9.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是指辖区内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10.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局和社会保险中心;财政收支及税收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农作物种植面积来自县农业农村局;造林面积、林果数据来自林草局;国土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畜牧数据来自县畜牧兽医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县水利局;农业机械化数据来自县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外贸进出口、招商引资等数据来自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个体工商户等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路客货运量数据、公路通车里程、营运车辆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县邮政管理局及电信、移动、联通公司;保险业数据来自县域内各保险公司;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低保、社会福利业等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广播、电视、电影、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用电量数据来自县供电公司;供热及城区绿化和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