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流感的高发季,流感来势凶猛且传播途径广,抵抗力弱的人群,随时有可能“中招”。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在我区以秋冬季多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
2.流感与感冒的区别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哪些区别?
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二者在临床表现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流感的严重性和风险性,均大于普通感冒。
3.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C-40°C),伴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见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4.流感如何传播,危害有多大?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播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人一般持续排毒3-6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它对健康的威胁比普通感冒要大,流感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者使原有的基础性疾病恶化。
5.面对流感,如何科学应对?
①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由于流感疫苗所含成分会因当年流行优势株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以下人员注意接种疫苗: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孕妇;
(6)6-59月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②在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
③保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
④注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裳,避免着凉。
⑤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掩住口
⑥避免聚集: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人多场合注意佩戴口罩。
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