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2025年1月1日至5月23日,全县各接种点累计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9万余人、12万余剂次,涵盖卡介苗、乙肝疫苗、IPV脊灰灭活疫苗、bOPV二价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A群疫苗、A+C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
(二)新生儿建档情况。各医疗机构产房建档儿童及时建档率99.90%,信息完整率99.89%,及时审核率100%,已达到95%的要求。
(三)国家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情况。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累计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1000余人、1400余剂次,涵盖乙肝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23价肺炎疫苗、狂犬病(Vero冻干)疫苗、手足口病疫苗、9价宫颈癌疫苗、2价宫颈癌疫苗(大肠杆菌)、13价肺炎疫苗等。
(四)脊灰疫苗补充免疫工作。根据自治区工作要求,全县2月龄到5岁摸底儿童补种率97.20%。
(五)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攻坚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县18岁及以下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监测评估工作,共抽查了6个乡镇,经评估,伽师县适龄儿童中,5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人群抗体阳性水平较好(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28%外,其余均达98%以上);全县查漏补种实查验人数占应查验人数100%,已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等,补种率99.40%。
(六)冷链管理。全县各预防接种门诊至少配备2台医用冰箱,均安装了温度检测仪、电脑、打印机、扫码枪、读卡机、冷藏包、保温箱等设备;县疾控中心配备有疫苗冷藏车辆,冷库、冷冻冰箱、医用保温箱等,使用的冷链设备均配备了温湿度自动检测设备,能够满足全县疫苗运输、储存要求。
(七)追溯系统和信息系统。目前全县有21家单位使用疫苗追踪信息化协同平台,追溯系统覆盖率100%、信息上传覆盖率100%。
(八)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情况。在广东援疆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800万元,形成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的“一核引领,十四联动”预防接种服务整体布局。全县预防接种门诊面积累计3300㎡,设置布局整齐划一,健康筛查、接种登记、候诊留观、接种实施、冷链储藏、应急处置、母婴护理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日常规接种服务能力可达2400剂次以上,有效保障全县接种需求。同时,以县人民医院为依托,率先建立特殊健康状况人群接种评估专家门诊,为具有基础疾病、疑似疫苗慎用症等有特殊健康状况且有预防接种需求的人群提供接种评估和预防接种服务,为全县群众接种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九)扎实做好“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围绕“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主题,扎实做好2025年全国预防接种日科普宣传工作,全县医疗机构组建17个宣传队,分别在医院门诊、辖区学校、幼儿园、巴扎、集贸市场等地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分发小礼品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预防接种重要性的相关知识。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人员培训。制定乡镇接种人员年度培训计划,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业务培训,包括疫苗接种知识、操作技能、异常反应处理等内容。
2、宣传教育创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宣传方案,定期推送疫苗接种知识科普文章与视频,制作并发放疫苗接种宣传手册与海报,提高群众对疫苗接种的知晓率。
3、加强技术指导。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运转力度,不断提高疫苗接种和安全相关管工作人员法律、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严格疫苗出入库、储存和运输等各项制度落实。